物流成本與CPI
發布時間:2019-09-17 08:11:13
物流成本與CPI
11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1月中國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水平同比上漲1.7%,1 - 10月同比上漲2.7%,表明當前價格繼續保持低位,年度CPI控制在4%。佛山物流公司在當今的電子商務時代,全球物流產業有了新的發展趨勢。現代物流服務的核心目標是在物流全過程中以最小的綜合成本來滿足顧客的需求。大件運輸一般是指大設備的運輸配送。大件是在重量、體積上占有優勢的物品,在運具上,大件物品有嚴格要求,不是一般的運輸車輛可以完成運輸的,需要用到特殊的運輸工具來完成。超限設備(貨物)是指裝載輪廓尺寸超過車輛限界標準;超重設備(貨物)是指車輛總重量對橋梁的作用超過設計活載。它可以完全實現。
造成消費物價指數波動的因素很多。第一,供需關系。一般來說,供過于求,價格下跌,供過于求,價格上漲。
第二,貨幣供應量。社會貨物流通必須有相應的金額,社會貨幣的流通量太大,這可能會導致CPI的增加。
三是生產方式。長期以來,中國的制造業和配送業一直“大而全”,“小而全”。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沒有完全改變。農業生產是一種小生產方式。這將不可避免地增加不必要的流通環節,增加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
四是物流成本。由于我國商品流通量大,庫存量大,綜合運輸系統不完善,物流設備不先進,油價上漲,收費和罰款不合理,推高物流成本,是影響價格波動的重要因素。
第五,城鎮化推進。要改變二元經濟結構,會帶來一系列深層次矛盾,農民進城以及他們進入流通領域的生存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會波及到物價水平。
第六,國際價格。中國是世界的中國。國際商品和服務價格的變化必然影響中國的價格水平。因此,我一直認為穩定價格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應該打“組合拳”。
正如我去年所說,物流的高成本不是消費物價指數的主要驅動力,但它絕對是影響消費物價指數的一個重要因素。消費物價指數今年9月進入“1”時代,物流業不容放松。在我看來,一方面,“1”時代不穩定,可能反彈;另一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來降低物流成本。
近一兩年來,物流業圍繞食品價格展開了大量的努力,食品價格是影響消費者價格指數的主要因素。政府也頒布了許多政策。如推進城際布局、城市布局、城鄉布局,推進農業批次與農業超市對接,降低稅費。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中國非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整體指數為55.5%,比上月上調1.8個百分點。但是,收費價格指數僅為50.5%,比上個月低0.8個百分點。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批發,零售,物流等服務業的價格指數僅為50.4%,批發業的價格指數為50%。處理,儲存,倉儲,航空運輸和鐵路運輸行業均不到50%。這表明物流業有望穩定價格,尤其是農產品價格。我們仍然需要努力,我們絕不能放手。